在GCCCE从博士生到教授

许庭嘉 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


 很多人跟我一样在这个社群中角色蜕变,感谢陈德怀教授邀请我撰写此文,其实GCCCE在25年前创立时我还不到20岁,正在台师大资讯教育系就读大二而已,是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学生身分,那个年代台湾基层的中小学都没有学校网站,要上网通常是先安装DOS再安装Win3.1环境,需要用到好多张磁碟片,然后使用Netscape浏览器,还记得我的毕业专题制作的是日本地理学习网站,在当时制作动态网站是需要写CGI程式的。在那样网路稀有的年代,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已经创立。


 由于我一直在计算机教育的领域,感恩有被这个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SCE)养分滋养的时候。有参与照片纪录是从GCCCE2009(如图1所示),当时的我是博士生,而今是主办会议之一的教授(如图2所示)。当年我应该是从指导老师张智凯教授那儿知道GCCCE的资讯,那时我已经三十多岁了,在我论文报告之后,我在会议厅有与新加坡王其云老师交流讨论,我们没有想到12年后我们会有缘分共同办理GCCCE2021,而且是面临这个世纪疫情时期GCCCE第一次首创跨国在地实体与远距视讯同步的方式。

图1 GCCCE2009

图2 GCCCE2021


 我没有搭乘太空梭迅速爬升,而是从最基层一步一步被众多同领域的资深学者们邀请、推荐、栽培起来的,25年前GCCCE初创立时我是大学生,12年前我是博士生,25年后的现在我是教授。除了从大学本科就是资讯教育,硕士和博士也一直都在资讯教育,于职场上不论在高中职校书或者到大学教师也都有任教计算机概论这个过去二十多年来资讯科学必修的基础科目,被养成的时间就跟GCCCE25年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但是真正加入GCSCE学会则是刚好GCCCE历史的一半,感谢在过去历任学会会长大器的经营社群之下,让我们可在这个环境中学习与成长茁壮,这12年来我在这个社群中是从担任投稿者开始参与的,然后受邀变成担任审稿者、子会议的议程委员、主会议的议程主席等,接着先从组织工作坊开始学习,最后慢慢被推荐变成子会议副主席,历练了几次的子会议副主席之后再接任子会议主席,经过层层历练,我所办理的工作坊或子会议都征稿绩效良好、顺利圆满成功,而今都已将这些我扮演与学习过的角色,转交棒给比我年轻的世代,世代接棒与交替不断。在我2019年升等教授将许多棒子交给社群后进的学者后,以为可能已经没有其他项目是我没效力过且需要我帮忙的时候,于2021接收到陈德怀教授委托担任台湾在地组织委员会主席。历程完全没有空降或跳级,12年一路走来踏实。

 2011年在新加坡访问研究时,正值GCCCE积极建立制度与规章的时期,我在其中耳濡目染,后面参与职务也都遵照一切会议程序与规则,例如长篇论文在每个子会议中希望掌控在25%以内,担任子会议主席时带领公正审查,推荐主旨演讲者有一定程序,都曾经面临有学者被推荐但是结果没有最终获选,但是我们也尊重和服从制度,也有曾经推荐的学者顺利经过层层考虑成为主旨演讲人,一个完整的鹰架在,这样社群才不会衰败,设计制度给大佬、中坚份子、年轻世代都有不一样的发挥空间。最重要的是,要感谢这个园地,才能让我们每一年透过这个会议与社群的交流机会,见一些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两岸与世界各地华人的学术界朋友,这是一个大家合作愉快有良善往来的大家庭,GCCCE2012在台湾办理,我刚好当年暑假博士毕业,开车载着从国外来访台湾的外国学者在台湾南部游玩,我们都有共识安排在会议之前或者之后才一同观光,会议期间认真与会,后来风景照片被另一个国际会议的学会理事长采用成为ICCE2019社群网站的会议广告背景照片(如图3所示)。若不是这个社群环境,我们没办法建立如此深的国际连结。若不是过去的GCSCE社群领导们一直持续建立良好制度与培育人才建树,我可能不会有机会经过那么多历练和成长及人脉,未来我们继续努力希望能使这个活泉可以源源不衰。

图3 GCCCE2012会场附近的夕阳照片